點評台灣

臺文館體感遊戲「藏字人.搜妖錄」發表 一起努力守護台灣民間文學

臺文館體感遊戲「藏字人.搜妖錄」發表 一起努力守護台灣民間文學

(記者于謹榕/台北報導)「藏字人.搜妖錄」為2021年「數位遊戲腳本徵選」首獎,由畢業於臺大臺文所的陳世華與蔡孟儒共同創作。

臺文館表示,臺文館最珍貴典藏品之一,即是李獻璋的木雕媽祖像,此次,在融合《臺灣民間文學集》發想遊戲情境,透過在遊戲中,玩家成為「藏字人」,在魔法筆的帶領下,踏上搜妖之路,將四散的妖異搜回並封印在《臺灣民間文學集》的紙頁中,如同李獻璋過去蒐集散落遺失的臺灣民間故事、歌謠、謎語。

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費陽體驗臺語解謎關卡(圖/臺文館提供)

李獻璋(1914-1999),最為人所知的著作為《臺灣民間文學集》,1936年由臺灣文藝協會發行,封面由陳澄波繪製。他將蒐羅到的民歌、童謠、謎語、俗諺、傳說故事整理出版,是第一部由臺灣人主編、內容較為完整的臺灣民間文學總集。李獻璋和賴和在該書序文都提到,民間文學是民間文化的精華,也是民族的珍貴資產,必須加以整理與重視,以避免文化流失。

臺文館林巾力館長受訪時表示,臺文館長期傾力進行民間文學研究、蒐藏及推廣,可於文物典藏系統一探究竟,圖書室現也展出「走進創作現場——李獻璋與臺灣民間文學」,展期至2023年5月。此款遊戲是響應文化部「文化科技計畫」的成果之一,旨在透過藏品與數位科技的跨界連結,讓文學更親民。臺文館林館長表示,非常期待透過臺文館館藏品與科技技術的跨界連結,文學作品不只停留於書面文字,更能走進日常、往下札根,來玩的小朋友從小就能體會臺灣文學世界的豐富多元。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