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台灣
  • 首頁
  • 生活
  • 旅遊
  • 娛樂
  • 公益
  • 地方
  • 教育
  • 藝術
Reading: 長期聽損恐成聽障 易產生對生活的多面向影響
Share
點評台灣
  • 首頁
  • 生活
  • 旅遊
  • 娛樂
  • 公益
  • 地方
  • 教育
  • 藝術
搜尋
  • 首頁
  • 生活
  • 旅遊
  • 娛樂
  • 公益
  • 地方
  • 教育
  • 藝術
Follow US
點評台灣 > 健康 > 長期聽損恐成聽障 易產生對生活的多面向影響
健康

長期聽損恐成聽障 易產生對生活的多面向影響

2022 年 12 月 25 日
長期聽損恐成聽障    易產生對生活的多面向影響

【民生好報記者 徐慧明 台北報導】

自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台後,台灣人的生活出現了極大的轉換,民眾紛紛戴上口罩、長期待在家中學習、工作,以預防疫情傳散。然而居家生活卻帶來意想不到的「後遺症」-聽損。研究指出,隨著遠距學習、工作的時數增加,電子產品、耳機的使用頻率、持續時間不斷增加,而聽力損失與個人聽力設備之間的關聯性也獲得證實3。為呼應WHO今年「謹慎用耳,聆聽聲活」(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 care)的口號,美律實業委託天下雜誌發起微聽損大調查,結果顯示已有超過75%的民眾近三個月出現耳朵異常狀況,恐有聽力損傷風險;調查亦指出民眾不分世代,均缺乏保護耳朵的知識,希望可透過此調查,讓大家正視耳力健康!

WHO今年「謹慎用耳,聆聽聲活」(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 care)的口號,美律實業委託天下雜誌發起微聽損大調查,結果顯示已有超過75%的民眾近三個月出現耳朵異常狀況,恐有聽力損傷風險。

不是聽不清楚這麼簡單!每百人就有一人有輕度聽力損失

「蛤? 你說什麼,大聲一點!」這是你日常的招呼語嗎?聽不清楚可不只是對方講話再大聲一點這麼簡單!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張弘醫師指出台灣約有12萬的民眾有聽力損失的問題1。如同近視可依據深淺分類,聽力損傷也可分為輕度(俗稱:微聽損)、中度、中重度、重度以及全聾。而造成聽損的原因,可能為先天性或後天性因素;先天性聽損原因包含遺傳性及非遺傳性(如母體胎內感染、新生兒低體重、缺氧、嚴重黃疸)、後天性成人聽損則與疾病、外傷及噪音相關4。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台灣約有69,587人確診為微聽損,相當於每100人就有1人有輕度聽力問題1。「如同近視需要矯正,聽力問題也需要透過正確的方式改善,如調整電子產品音量、配戴助聽器等,才可有效抑制聽力惡化。」張弘醫師進一步說明,許多研究都指出對整體環境的感知降低情況與聽力損傷可能相關,且增加了大腦認知的負擔,進而影響維持平衡感及步態的平穩,導致跌倒風險提高,也增加了住院及死亡的風險2。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教授羅敦信表示,根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超過35分貝即算是會對生活造成「困難」的聽力損失5。聽力損失人口數隨年齡增長而增多,60歲以上族群中有超過25%,患有具障礙程度的聽力損失5。聽力損失未處置將導致溝通障礙、社交孤立、喪失自主能力、有可能伴隨焦慮和抑鬱、認知下降而失智等問題。正常聽覺能力的人往往不理解顯著的聽力損失衝擊,對於口語文字理解較慢的人視為智能下降,因此導致年長者退縮,以避免被貼上「慢」或「智能不足」的標籤。

另外,年輕成人使用耳機的情況也加劇聽力損失發生,根據Byeon (2021)針對南韓12至19歲532位年輕人之調查,發現每天平均在吵雜環境中使用耳機超過80分鐘者,呈現有聽力損失的比例為22.3%,比起每日少於80分鐘者高出4.7倍風險6。

 

 

最新調查:20世代「耳力」最差、40世代用耳習慣則瀕臨危險值

近年患者年輕化 醫籲勿長時間、高分貝暴露在音樂及遊戲中

為更加了解民眾的用耳習慣,天下雜誌聯合美律實業,針對近3個月有使用過耳機的20-歲49歲民眾調查(共回收1,874有效樣本)。結果顯示,20世代使用耳機時間最長,有近八成(77%)年輕人幾乎每天使用耳機,顯見娛樂型態的改變,讓20世代幾乎耳機不離身。此外,長時間、高音量的重度沉浸使用者以40-49歲最為突出,40世代不論在追劇、線上會議及學習上,用耳習慣均達高風險值(係指連續使用耳機超過一小時且音量高於60%),顯示其更有較高風險暴露於聽損風險之下。聽力師陳雪霞指出,若長時間超過這個警戒範圍,就會造成毛細胞的損傷,進而影響聽力;而聽力的損傷是不可逆的,建議民眾發現有聽力漸弱的問題,要盡快至耳鼻喉科尋求解答。

 

電聲大廠美律實業吳夢璠處長表示,國際上對於聲音的安全標準是85dB(分貝)。但音量dB計算公式為指對數函數型,差3dB音量等同於就相差一倍,譬如85dB跟88dB看似相差不大,實則耳膜承受的音量壓力已增強一倍,一般人若無法得知耳機分貝數的大小,建議遵循66法則,也就是不超過播放設備之音量的60%,同時連續使用耳機60分鐘應該要休息一下。

 

林口微笑親子張弘醫師分享,近年來進入門診求助耳力問題的民眾有年輕化趨勢,多數更伴隨時常耳鳴以及耳朵過勞的狀況,在深入了解後,通常與長時間、高分貝暴露在噪音下有直接關聯,建議民眾應定期進行聽力檢測。

 

醫籲:聽損恐導致不同程度影響生活 民眾應積極處理

非處方簽助聽器可望上路 造福更多微聽損者

聽力損失的成因及程度因人而異,患者針對不同頻率的剩餘聽力,都會對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無論程度嚴重與否,聽力損失都有可能會影響生活、學習及工作表現。張弘醫師指出,根據美國統計,成人聽損者平均等待十年才處置2,顯示成年聽損者面對聽損的態度較消極。他呼籲有聽力問題的民眾應諮詢醫師專業醫療建議,目前可透過藥物及手術、助聽器及選用輔助聽力儀器。

 

張弘醫師也分享到,美國FDA將於今年建立,一個不需經由醫師開立處方簽的助聽器類別,若如預期在今年底通過後,部分聽力輔具可不需經過聽力檢查與驗配,即可在一般通路購買。他與聽力師陳雪霞亦聯合呼籲,聽力損失是不可逆的,民眾應留意電子產品、耳機等使用音量勿大於60%,且不要連續使用超過一小時,即可預防聽力的衰退!

Share
Previous Article 迎聖誕PARTY!饒自強邀民眾同歡看飛機抽好禮 迎聖誕PARTY!饒自強邀民眾同歡看飛機抽好禮
Next Article 嘉基智慧手術大樓今舉行落成啟用感恩禮拜 嘉基智慧手術大樓今舉行落成啟用感恩禮拜

搜尋

Ad image

最新文章

台灣輕旅行趴趴照號召社群善心人士  龍山寺發放愛心物資
台灣輕旅行趴趴照號召社群善心人士 龍山寺發放愛心物資
2025 年 4 月 26 日
歌劇院為學子們開場藝起體驗當代馬戲  保持聯繫巨型搖擺裝置創造焦點
歌劇院為學子們開場藝起體驗當代馬戲 保持聯繫巨型搖擺裝置創造焦點
2025 年 4 月 25 日
跨越國界夢想遠航˙ 南投特教赴韓飛揚
跨越國界夢想遠航˙ 南投特教赴韓飛揚
2025 年 4 月 25 日
中市親子藝術節5/3創藝登場 AI超人邀您走進夏日童話
中市親子藝術節5/3創藝登場 AI超人邀您走進夏日童話
2025 年 4 月 24 日
中美館開館首展凝聚國際策展能量 四方策展開啟城市與自然的藝術對話
中美館開館首展凝聚國際策展能量 四方策展開啟城市與自然的藝術對話
2025 年 4 月 24 日
劇場裡的硬科幻 靈魂打造黑洞訴說無常
劇場裡的硬科幻 靈魂打造黑洞訴說無常
2025 年 4 月 24 日
2025中市藝術亮點徵件 歡迎各路藝文好漢 作伙來報名
2025中市藝術亮點徵件 歡迎各路藝文好漢 作伙來報名
2025 年 4 月 23 日
中美館重點藏品搶先看  葉火城火炎山下將於開館展亮相
中美館重點藏品搶先看 葉火城火炎山下將於開館展亮相
2025 年 4 月 22 日

標籤

165防詐騙 A台北新聞 B台中新聞 D台南新聞 M南投新聞 O新竹新聞 Q嘉義新聞 T屏東新聞 何安派出所 公益社福 分局長賈立民 北海岸 北觀處 南投新聞 台中新聞 台北新聞 台南 喜互惠 市政派出所 廖宥婷 教育學術 文化藝術 旅遊景點 朝陽科大 林襄 楊曼林 民生生活 海鮮 澎派水產 焦點頭條 生魚片 產業財經 皇冠海岸觀光圈 穩懋 縣長許淑華 聊天吧APP 苗栗 萬聖節 詐騙 銀行 門票 順風飛行俱樂部 順風飛行場 饒自強 鯊魚競賽機
Ad image

相關文章

面對環境威脅 遠東生技Apogen愛保清系列 精準防護首選
健康

面對環境威脅 遠東生技Apogen愛保清系列 精準防護首選

2025 年 2 月 4 日
落實癌症在地治療 部立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啟用 卓院長、許縣長出席見證肯定
健康

落實癌症在地治療 部立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啟用 卓院長、許縣長出席見證肯定

2024 年 8 月 21 日
遠東生技發表臨床實驗成果發表 長新冠解方藍色微藻抽出蛋白
健康

遠東生技發表臨床實驗成果發表 長新冠解方藍色微藻抽出蛋白

2024 年 5 月 30 日
防老化失能 聖馬免費提供長者量六力評估
健康

防老化失能 聖馬免費提供長者量六力評估

2023 年 9 月 22 日

首頁 | 生活 | 旅遊 | 娛樂 | 公益 | 藝術 | 地方
讓熱愛第一手資訊的你輕鬆選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新聞
不論國內國外旅遊、藝術、生活、美食等新聞,為你推薦感興趣的內容,看新聞資訊,通通都在點評台灣

合作媒體:台灣公益新聞網
© 本網站由 Dianping 維護營運

歡迎回來!

登入您的帳戶

Lost your password?